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二十四章 御状(2 / 2)

,又说出这么一番话,当即就知晓,此事怕是又要吃哑巴亏了。

如今宁朝文重武轻,又战事不断,武英侯府是为数不多的武将世家,皇上需多方倚仗,事事总会偏袒几分。可近来工部将差事做得极好,又得了昌惠帝的称赞赏赐,张侍郎还以为皇上会给上几分薄面,不过现在看来,这点薄面依然撼动不了武英侯府在皇上心中的地位。

早知如此,便不该听自家那无知妇人的哭闹而冲动进宫了,平白讨了皇上心烦!

张侍郎于心中懊悔。

被昌惠帝点到名的朱蓬源忙上前打圆场:皇上息怒!张大人也是爱子心切,想来是近来工部忙碌,张大人忙糊涂了才会冲动面圣,还望皇上勿要怪罪张大人。

朱蓬源纵横官场多年,做事圆滑,而如今二皇子与三皇子又都在争相拉拢工部,他便想借着这大好机会卖张侍郎一个人情。皇上,依老臣所见,此事不过是小辈之间的玩闹,倒不宜弄得人尽皆知。朱蓬源又叹息了一声:不过这裴小公子也的确是伤了人,臣建议不如就让裴小公子亲自去给张家公子登门道个歉,取得张公子的原谅便算了。

他这番话说的面面俱到,既给了皇帝台阶,又令张侍郎心里舒坦。且他只不过是建议裴凌去给张朝道个歉,听起来好像是大事化小、小事化了。可这盛京谁人不知裴小霸王的脾气?让他去道歉?简直难上登天!只要裴凌拒不低头,张侍郎便会对武英侯府产生更大嫌隙。

张侍郎此时已经摸清了昌惠帝的想法,心里就算再不忿,也得暂且将憋屈咽回肚里,他立即顺着朱蓬源的话道:是是是!是老臣一时糊涂!老臣万不该因此等小事惊扰圣上!还望皇上赎罪!

昌惠帝没说话,反而转头看向一语不发的言琛,神色和缓道:言将军,你对此事有何看法?

言琛本是来同昌惠帝回禀容阳暴乱与疫症之事,结果就遇着张侍郎闹这么一出。他刚回盛京不久,对裴凌与张侍郎之子都不甚了解,更无心掺和其中,但昌惠帝问了,便是想探探他们言府更倾向于哪一方。

想了想,言琛道:臣以为,如今只是张大人的一方之词,具体因果还需再调查一翻,若当真是裴统领以公谋私去打人,再按律处罚也不遅。

这番话倒是公平公正,不偏袒任何一方,昌惠帝算是满意。他是有意让言国公府帮着老二的,若言琛真替老三的人说了话,那他反倒觉得难办了。

行了,那便容后再议吧。昌惠帝一挥手,便是不想再谈论此事。

张侍郎离开后,言琛又将容阳知府董城玩忽职守一事如实秉明,但昌惠帝也并未做太多表态,反而提及了他与朱蓬源之女朱妙琳成婚一事。

之恒,虽你如今未承袭爵位,可也是我宁朝赫赫有名的镇西大将军,朕打算赐你将军府邸,待日后你与妙琳完婚,便可关起门来过你们的小日子了。

昌惠帝难得对臣子如此体己,可见言琛的确是受天子器重。

一旁的朱蓬源早已乐得合不拢嘴,连连赞同。

言琛微一皱眉,却是当即婉拒了:臣谢过皇上好意,只不过西川如今仍不太平,微臣随时都要远赴疆场,大丈夫当以国为重,成婚之事臣以为不急于一时。

昌惠帝与朱蓬源皆是一愣。

虽然言琛此话说得大义凛然,可言下之意竟是对成婚之事有了抗拒?不然为何之前无异议,反倒如今突然想要推遅?

言琛与朱妙林的婚事乃是昌惠帝亲赐,天子之言,断无推翻的可能,昌惠帝自然是未同意,只命言琛不必时时绷紧,成婚也是当务之急,仍需按期完婚。

朱蓬源大大松了一口气。

从御书房出来后,言琛沉着脸走向侯在宫外的马车走去,意外的见着两日前他派去跟着言清漓的属下。

那日言清漓虽拒绝了他派人帮忙寻亲的好意,但他之后也暗中派了人跟着,想着言清漓一介女子初到盛京,人生地不熟,若是遇到什么麻烦也可帮着解决。可如今,那属下竟自己回来了,言琛的第一反应便是言清漓出了什么事。

果然,那属下见着他,立刻焦急的前来禀报:小公爷,顾公顾姑娘认亲去了!

言琛心头一松,冷斥那属下:认亲有何大惊小怪。而后似有想到什么,问道:她是何人家的女儿?

那亲随为难的看了言琛一眼,小心翼翼道:您、您家的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